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早續討論《樓宇滲漏水爭議的必要仲裁制度》法案,主席李靜儀會後表示,待政府提交最終文本後,可簽署意見書,並送交立法會大會排期審議。政府建議法案九月一日生效。 一常會昨早十時開會討論“滲漏水仲裁法”的新文本,主席李靜儀、秘書宋碧琪會後向傳媒總結。李靜儀表示,新文本對比上一份技術文本修改不多,主要優化行文,使表達更清晰。 協商不果申請仲裁 法案建議,若發生滲漏水爭議,雙方無法通過協商達成入屋檢查或工程維修時,受影響住戶可向仲裁機構提起必要仲裁,包括提起取代同意的裁決,以便入屋檢查。政府指,大部分滲漏水個案均能透過協商解決,僅一成多個案需透過必要仲裁解決。新文本更清晰,當事人需有滲漏水檢測報告等科學證據,再與對方協商,若雙方協商不果,再向仲裁庭提出必要仲裁申請。法案並列明提出仲裁的資料。 等同初院執行效力 仲裁庭經審視滲漏水報告等文件,再作出取代同意或工程維修的裁決。已確定的仲裁裁決等同於初級法院的執行效力。倘對方堅決不執行,受害人可依照民訴法提出執行之訴。 李靜儀並補充,若屬於取代同意的入屋檢查或維修等,法案建議仲裁裁決列出自願履行期,以及自願履行期屆滿仍未履行的後續規定,包括檢查方、檢查時段、施工方及施工時段等。 李靜儀指,法案通過後,仍有部分程序需配合,因此法案建議於九月一日生效。委員會關注法案的實際執行、培養及培訓仲裁人員,並建議法案通過後,政府仍能透過滲漏水聯合處理中心輔助居民解決個案。
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民事登記法典〉》法律草案,法案建議出生登記及死亡登記全程電子化、結婚申請電子化等,法案將送交立法會審議。 生死登記全電子化 行政會發言人張永春,法務局副局長盧瑞祥、民事登記官王玉梅出席新聞發佈會。張永春介紹法案稱,為簡化各類登記手續和流程,規範公共部門間數據互聯互通,以便為登記服務電子化奠定基礎,特區政府全面檢討現行制度並制訂本法案。 法案主要內容包括:一、出生登記及死亡登記全程電子化。目前居民需前往登記局辦理出生登記或死亡登記,為了簡化手續便利居民,法案建議登記局及醫院建立數據互聯,居民毋須前往登記局提交申請,並可在線上領取登記憑據。 登記局外可締婚約 二、結婚申請電子化,賦權公證員主持婚禮。根據現行規定,居民需最少前往登記局三次才能完成結婚登記程序。法案建議簡化手續,居民可線上申請,獲批後只需在約定日子前往登記局登記結婚,次數將由三次減至一次。另外,參考鄰近地區的經驗,綜合社會各界對在登記局以外地方舉行婚禮的訴求,法案建議登記官在審批結婚申請後,結婚儀式可在登記局以外地方舉辦,並可由公證員主持。 擴大兩願離婚範圍 三、擴大登記局受理兩願離婚的範圍。按照現行規定,民事登記局只可受理無未成年子女夫妻的兩願離婚,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須透過法院才能辦理離婚手續。為優化流程,減輕居民及法院的負擔,法案建議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亦可到登記局辦理兩願離婚。此外,為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法案規定檢察院須審視兩願離婚的協議,以便在協議內容不利於未成年人時依法介入處理。 四、簡化和完善民事登記的服務流程。法案建議將更改姓名的審批實體由行政長官改為民事登記官、簡化登記轉錄及登記更正的流程、推動登記工作無紙化等。 確保互聯資料安全 有傳媒關注公共部門間數據互聯互通的個人資料安全。王玉梅表示,當局會與山頂醫院、鏡湖醫院及相關公共部門實體互聯互通,會採取一定的技術措施,確保互聯時資料的安全,保障資料當事人。同時,法案有特別的條文規定,當民事登記局行使“法典”規定的職權時資料才會互聯,以保障個人資料。
行政會完成討論《汽車登記制度》法律草案,將送交立法會審議。法案主要內容包括以電子方式處理汽車登記手續,以及不再發出汽車所有權登記憑證(俗稱“車契”)等。行政會發言人張永春表示,草案有五十七條條文,預計立法會需時審議,相信要在暑期後才能完成。 指尖辦毋須到登記局 行政會昨日下午三時舉行新聞發佈會。張永春、法務局副局長盧瑞祥、商業及動產登記局登記官黃泫瀅出席。 張永春表示,為完善現行制度及推動汽車登記電子化,特區政府制訂本法案以取代已生效三十年的第四九/九三/M號法令。法案主要內容包括:一是以電子方式處理汽車登記手續。居民可以透過“一戶通”提交汽車所有權移轉登記及其他登記事項的申請及支付費用,並接收通知及登記憑據,全程無需親臨登記局辦理手續。 二是透過部門協作,整合汽車登記的服務流程。法案規定在辦理汽車所有權的首次登記及變更汽車註冊號碼(俗稱“套牌”)的登記過程中,由交通事務局向商業及動產登記局提供資料及文件,登記局在收到文件後辦理登記,居民無須再前往登記局提交申請文件。 一戶通登記僅五分鐘 三是不再發出汽車所有權登記憑證(“車契”)。根據現行法律,居民購買新車或汽車轉名登記後獲發“車契”。考慮到汽車登記將以電子方式處理,法案建議不再對汽車首次、轉名或其他登記發出新的“車契”。法律生效前已發出的“車契”則維持有效,直至辦理新登記為止。 盧瑞祥補充,現時平均每天約有二十輛汽車首次登記,二手車買賣登記則每日有七十輛,佔總登記八成。優化後居民只須到交通事務局辦理註冊及提交資料,無須再到登記局入稟,全程電子化,登記後亦會顯示在系統上。現時辦理二手車買賣約三個工作天,日後居民透過“一戶通”辦理,有條件在登記後五分鐘內完成。
政府將調整批地溢價金的計算基準。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第一六/二〇〇四號行政法規〈批地溢價金的訂定方法〉》行政法規草案,新法規自公佈翌日生效。 成本價値特首訂定 行政會發言人、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昨日下午在行政會發佈會上介紹,鑑於現行規範批地溢價金的法規生效多年,特區政府經收集房地產市場最新資料及物業成交數據後,修改現行法規及其附件,並制訂該行政法規。 為配合第八/二〇二一號法律《酒店業場所業務法》的規定,法規新增“五星豪華級”酒店級別和“經濟型住宿場所”的酒店業場所類別,取消旅遊綜合體及公寓的組別。 另外,法規的表一、表三至表八中的建築成本和價值,以及附件一至附件三所載的資料,將按現行規定以行政長官批示調整,同時加入新的公共街道及調整一些公共街道的級別。 停車場升十至廿倍 土地工務局長黎永亮補充,溢價金的計算公式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其中的參數。例如街道級別、新街道等。不同類別用地建成價值調整後,商業樓宇價值調升約一倍、住宅樓宇價值則調升約三成、停車場升幅則較大,達十至二十倍。樓宇價值調升後,建築成本都有調升。 現行溢價金計算相關附表由二〇一三年行政長官訂定。黎永亮稱,按法律規定,土地溢價金每兩年一檢,但多年來沒有調升。今年決定調整是基於參考收集到的統計資料及市場數據而定。
由法務局、市政署、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和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合辦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三十周年—“我與基本法”親子普法同樂日,今(21)日於路環黑沙臨時綠化休憩區舉行。 同樂日活動豐富多元,包括普法短講、本地兒童及青少年表演團體歌唱舞蹈表演、無伴奏演唱及草地快閃表演、攤位遊戲和親子手作工作坊等活動。此外,活動場地亦設有兒童充氣遊樂設施,並開放綠化休憩區的草地予市民自備簡餐享受自然,為市民打造一場草地“Chill”體驗。主辦單位期望以輕鬆、具趣味性的方式,向市民大眾推廣《澳門基本法》的內容,寓普法於遊樂,同時透過親子共學的模式,讓普法工作向家庭延伸。 有關活動亦得到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的大力支持。欲了解更多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三十周年系列活動的詳情,請瀏覽法務局憲法與基本法專題網站https://www.basiclaw.gov.mo/Activities/activity30_tc.aspx。
法務局本年首度推出的兒童劇場“法律加油站-兒童普法工作坊”已於4月22日順利上演,活動以齊來認識基本法為主題,透過布偶話劇結合親子手作坊的方式,讓親子們學習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及保護等知識,並正確認識澳門與國家血濃於水、密不可分的關係。 話劇以法律爺爺遺失了重要圖書的情節為序幕,邀請一眾親子們發揮創意,共同製作獨一無二的故事書,讓參加者成為故事世界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過程中,親子們置身於法律爺爺的故事世界,一同回顧澳門回歸的歷史時刻,法律爺爺更與親子們分享與家人參加回歸慶典的點滴,此外,故事書更內藏玄機,讓兒童感受升旗的儀式,為親子們帶來一次有趣互動的劇場體驗。 其餘以兒童話劇形式舉辦的“法律加油站-兒童普法工作坊”的場次分別將於6月10日、8月5日和10月14日舉行,活動時間為下午3時至4時,本澳6至12歲兒童及家長可透過一戶通報名,每場名額8對親子,歡迎市民踴躍參加。
由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法務局、市政署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主辦,新聞局、澳門日報、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三十周年展”自開幕以來已吸引超過2萬人次參觀,主辦單位期望將展覽中的精華圖片帶進澳路氹各個社區,加大宣傳推廣《澳門基本法》的覆蓋面,由今(23日)起至6月17日,一連八個星期在澳路氹不同地點舉辦“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三十周年展”社區巡展,首展地點為議事亭前地(噴水池)。此外,巡展期間逢周日,澳門律師公會會派員在巡展現場為居民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共同提升普法成效。 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副理事長李沛霖、法務局代局長梁穎妍、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林紹源、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代局長丁少雄、澳門律師公會理事曾新智主持社區巡展開幕式,澳門律師公會隨即開展首日的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有關巡展及免費法律諮詢服務的安排,請瀏覽憲法與基本法專題網站https://www.basiclaw.gov.mo/Activities/activity30_tc.aspx。
為使兒童從小樹立法治觀念,培養他們識法和守法的意識,法務局繼續以“齊來認識基本法”為主題,舉辦“法律加油站-兒童普法工作坊”。而本年度的法律加油站更增設兒童話劇的場次,期望透過更具趣味的方式向兒童講解相關法律知識。 四場以兒童話劇形式舉辦的“法律加油站”活動將分別於4月22日、6月10日、8月5日和10月14日舉行,活動時間為下午3時至4時,現已接受報名,歡迎本澳6至12歲兒童及家長參加,有興趣者可透過一戶通的“活動報名”頁面報名,每場名額8對親子,如報名人數超過數量,將以電腦抽籤方式決定。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法務局公共關係處黃小姐(8795 7165)或楊小姐(8795 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