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法資訊
  • 活動資訊
  • 法治新聞
  • 法律查詢
  • 法律Q&A
×
  • 普法資訊
  • 活動資訊
  • 法治新聞
  • 法律查詢
  • 法律Q&A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與澳門特區基本法專題網站
大灣區及深合區法律資訊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與澳門特區基本法專題網站
大灣區及深合區法律資訊
活動資訊 | 法治新聞 | 普法圖文包
更多>>
更多>>
2023-03-29
輔助生殖擬補貼部分費用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日上午繼續討論《醫學輔助生殖技術》法案,二常會主席陳澤武、秘書林倫偉會後表示,政府過去曾將輔助生育服務轉介至香港。 相關轉介個案中,二○一三年的數字為一百三十三宗、二○一四年一百一十一宗、二○一五年一百四十二宗、二○一六年廿六宗(僅至二月),但未有列明人或人次,花費約九百多萬元。相關送外診療服務在二○一六年二月已停止。 交代資格年齡 二常會問題清單中問及政府日後計劃,政府回應指日後考慮推出醫療輔助生育服務補助措施先導計劃方案,為合資格不育夫妻提供相關補助,估計不會“全包”。二常會將要求政府進一步交代想法及方案,如資格、年齡等。 陳澤武、林倫偉提到,由於法案禁止代孕行為,但政府未有對代孕作出定義。亦有議員質疑為何要禁止代孕,特區政府則解釋立法原意是希望以醫療輔助技術解決不育夫妻的不育問題,加上涉及倫理及道德等問題,故不容許代孕。 會上亦討論到死亡後的授精及胚胎移植問題。法案條文列明“丈夫或具有事實婚關係的男方死亡後,即使曾同意授精行為,其配偶或具有事實婚關係的女方亦不得使用死者的精液進行授精”。 清晰授精權限 “因擔心將來不育而收集精液以使其配偶或具有事實婚關係的女方授精,如其在為保存精液所定的期間內死亡,精液須予以銷毀。”政府解釋有關做法是避免嬰兒出世成為單親家庭,及道德倫理問題,但胚胎則有例外。若“為着執行丈夫或具有事實婚關係的男方死亡前,已以書面清楚訂立的生育計劃而進行胚胎移植,在經過可充分適當考慮的決定期間後,方可為之,但不得在丈夫或具有事實婚關係的男方死亡十二個月後進行。”政府解釋十二個月的期限,是希望讓女方有充足的時間考慮。 條文提到,丈夫或具有事實婚關係的男方死亡後,不得使用其精液授精,但非夫妻或具有事實婚關係的捐精或捐卵人死亡也不可以。二常會質疑為何以同一方式處理,因為捐贈人本身是匿名,死亡與否難以知悉;加上捐贈人已同意,即使死亡也不涉及單親及倫理問題。這需要政府解釋原因。

2023-03-25
升降設備安全法明年四月生效

為執行《升降設備安全法律制度》法律的規定,特區政府制定《升降設備安全法律制度施行細則》行政法規草案,並已經行政會完成討論。 法規將與《升降設備安全法律制度》於明年四月一日起同時生效,但有關升降設備技術員、保養實體和檢驗實體的註冊及臨時註冊程序將自今年四月一日起開展。 行政會發言人張永春、土地工務局長黎永亮介紹,法規主要內容包括,訂定新安裝及已投入運作的升降設備的登記和註銷登記程序,申請須附同的文件,明確保養合同須載明的內容;明確升降設備的檢驗和發出合格聲明書的程序,訂定合格聲明書的式樣,以及檢驗技術員每天可執行的檢驗工作上限,同時,列明升降設備更改工程的項目。 法規又規定升降設備技術員、保養實體和檢驗實體的註冊、註冊續期、臨時註冊等程序,申請須附同的文件;升降設備技術員、保養實體和檢驗實體的首次註冊、註冊續期和臨時註冊,以及特別檢驗等費用將透過行政長官批示訂定;現已投入運作的升降設備須自《升降設備安全法律制度》法律生效之日起三年內對欠缺裝置及部件作必要改善。

2023-03-25
新一期醫療券五月啓用

行政會完成討論《二〇二三年度醫療補貼計劃》行政法規草案。本年度醫療券的發放規則與去年相同,向每位合資格的澳門居民發放六百元補貼,使用期限由今年五月一日至二五年四月三十日,為期兩年。總補貼金額約為四億三千八百五十六萬八千元。 可轉給配偶父母子女 行政會發言人張永春、衛生局代局長鄭成業表示,凡於二四年四月三十日前持有有效的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者均為受益人,居民就診時持有身份證即可直接使用醫療券。居民亦可把醫療券全部或部分移轉予持有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配偶、父母或子女。 一如以往,醫療券只可用於已加入計劃的醫療人員提供的服務,不適用於獲特區政府資助的醫療人員。獲許可加入計劃的醫療人員須在其營業地點張貼專用標貼。 累計五十三單位解約 本年度醫療補貼計劃繼續以電子方式發放醫療券,透過電子方式可有效發揮監察作用,違規情況亦有所減少。對於偽造醫療記錄以騙取醫療券金額的情況,衛生局必將依法追究違法者的責任並處罰。 鄭成業提到,在今年四月三十日到期的醫療券補貼計劃中,暫未發現任何違規情況。醫療券自〇九年推行以來,累計五十三個醫療單位因為被證實違規而被解除協議,涉及三十九名中醫、五名西醫及九間綜合診所。

2023-03-25
電子身份擬年中可通關

行政會昨日完成討論修改“澳門居民身份證制度”法律草案,將送交立法會審議。法案建議包括可透過“一戶通”出示身份證電子標識(俗稱“電子身份”),及修改身份證卡面資料等。行政會發言人、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表示,立法會通過法案後,爭取今年中實現“一戶通”電子身份通關,年底推出新一代智能身份證。強調電子身份與實體身份證是並軌而行,並非取代。 推出身份證電子標識 張永春表示,目前的智能身份證自二〇一三年推出至今已近十年,需要更換身份證系統的軟硬件設備,更新證件的加密技術及防偽特徵,提高安全及防偽功能,並優化身份證的卡面設計。同時,為配合政府電子政務發展,將推出身份證的電子標識系統,方便居民辦理事務時無須出示實體身份證。因此修改本法案。 卡面不載身高等資料 法案主要內容包括:一、身份證明局可透過“一戶通”發出可以確認身份證持有人身份資料的電子標識。居民使用該標識並經公共或私人實體以適當的設備查驗後,將視為已符合出示或使用身份證確認身份的法定要求。由於電子標識具確認身份的效力,法案將不法使用電子標識及不當進入相關系統等行為刑事化。 二、為使身份證外觀更簡潔清晰,建議卡面不再顯示身高、首次發證日期及出生地代號等資料,改為存於新身份證的晶片內。為方便居民辦理事務,新身份證的晶片將載入持證人的配偶姓名。 逐步推行電子身份證 哪些場合可應用電子身份?新任身份證明局長周偉迎表示,電子身份基本是一種線下輔助方式,不會取代實體身份證,居民可選擇使用與否。初步計劃在公共部門的接待櫃台、關閘等傳統兩門閘機的關口先行應用,未來亦可能用在醫療券、查證等。 周偉迎指出,居民倘選擇使用,須先在“一戶通”產生電子身份。一般人可以通過面容識別綁定手機“一戶通”,雙胞胎或多胞胎則可通過全澳八十多部自助服務機確認指紋綁定。 張永春強調,今次修法是身份證的電子標識(“電子身份”),並非電子身份證。身份證電子化雖是趨勢,但要一步步行。因為身份證始終是居民最重要的證件,需確保安全及做好資料保護。因此計劃在一些可控安全的場景下先行應用,相信未來應用場景會不斷擴充。又或過多十年,可能具條件發出電子身份證。 掃下“一戶通”即過關 電子身份何時可用於通關?張永春表示,修改“居民身份證制度”法案並不複雜,冀與立法會緊密溝通,爭取盡快通過。待法案通過賦予身份證電子標識效力後,就能率先在通關應用。預計年中(約六、七月)可實施“電子身份通關”。目前通關技術及設備已差不多完成準備。日後居民在澳門使用自助過關出入境時毋須再插入智能身份證,只須手持“一戶通”掃一掃便可。新一代智能身份證預計年底推出,卡面設計會有少許變化,具體證件式樣將由補充性行政法規訂定。 周偉迎表示,現時的智能身份證由二〇一三年發出至今共發現兩宗偽造個案,已轉介相關部門跟進。

2023-03-22
法務局舉辦親子微型路牌積木工作坊

法務局日前舉辦“認識澳門基本法—親子微型路牌積木工作坊”,組織親子普法義工團成員參觀澳門基本法紀念館,以親子共學的模式,傳達《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的基本知識,加強兒童的國家觀念、從小樹立法治理念。 在活動上,親子們通過導賞講解,加深了對《澳門基本法》的認識。其後,親子們拼砌以澳門路牌為主題的微型積木,藉此了解《澳門基本法》有關正式語文的規定,促進親子間的溝通和合作,推動家庭教育。 法務局將持續舉辦各類型的親子普法活動,“2023親子普法系列活動”還包括親子互動劇場、迷你烘焙工作坊、參觀政府部門等,有興趣參加者請持續關注法務局的微信訂閱號(“澳門法務局”或“DSAJRAEM”)和Facebook專頁“普法園地”,以了解活動的舉辦時間和報名資訊。

2023-03-08
與法“童”在—親子迷你烘焙工作坊現正接受...

法務局將於本年3月26日舉辦“2023親子普法系列活動”之與法“童”在—親子迷你烘焙工作坊,並由即日起接受報名。 工作坊將以輕鬆生動教學模式向親子們傳達《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的基本知識,加強兒童的國家觀念、從小樹立法治理念,同時亦安排親子們共同製作曲奇餅,加強親子間的溝通和合作,推動家庭教育。活動將於親職教育中心舉行(地址:澳門氹仔布拉干薩街濠景花園24至26座地下),時間為上午11時至13時,歡迎本澳6至12歲兒童及家長參加,有興趣者可透過一戶通的“活動報名”頁面報名,名額8對親子,如報名人數超過數量,將以電腦抽籤方式決定。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法務局公共關係處黃小姐 (8795 7165)或楊小姐(8795 7162) 。

2023-02-02
法務局2023年度首場“法律加油站”現正...

為使兒童從小樹立法治觀念,培養他們識法和守法的意識,今年法務局將繼續以“齊來認識基本法”為主題,舉辦六場“法律加油站-兒童普法工作坊”,其中兩場會以親子手作坊形式舉辦,另外四場會以兒童話劇表演形式舉辦,希望以更具趣味性的方式向兒童講解相關法律知識。 首場“法律加油站”將於2月18日下午3時至4時在下環圖書館舉行,是次活動將透過拼砌澳門特色路牌,藉此向兒童介紹《澳門基本法》中有關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正式語文的規定,對象為6-12歲的兒童和其家長,有興趣參加者可登入法務局網頁(https://www.dsaj.gov.mo/RegOnline/regEvent.aspx)或掃瞄二維碼進行報名及瀏覽活動詳情。其餘“法律加油站”場次將分別於4月22日、6月10日、8月5日、10月14日及12月16日下午3時至4時舉行,舉辦地點請留意法務局發佈的普法資訊。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法務局公共關係處黃小姐或楊小姐(8795 7165 / 8795 7162)。

2023-01-11
法務局首支“親子普法義工團”結業

法務局日前為首支“親子普法義工團”舉行了結業嘉許禮,向親子義工們頒發證書和總結學習成果。法務局透過組織親子們參與不同類型的普法活動和培訓,以親子共學的模式,由家長引導兒童認識澳門法律,讓普法工作向家庭延伸。 在培訓期間,法務局為義工團開辦了《憲法》和《澳門基本法》培訓工作坊,亦安排了多場普法實踐和體驗活動,包括參觀廉政公署黑沙環社區辦事處、司法警察學校,以及與澳門婦女聯合總會的親子義工團一同參與社區關愛公益活動等。 未來,法務局將持續透過舉辦多元化的法律推廣活動,將學法、知法、守法的法治觀念融入家庭教育,為社會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有興趣參加者請持續關注法務局的微信訂閱號(“澳門法務局”或“DSAJRAEM”)和Facebook專頁“普法園地”,以了解活動的舉辦時間和報名資訊。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
2023-02-08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
齊來認識《澳門基本法》
2023-03-24
對原有公務人員的留用和待遇的規定
齊來認識《民法典》
2023-03-22
買賣合同 – 買賣須計算、稱量或度量之物(四)
齊來認識《刑法典》
2023-03-23
確定“罪數”的規定(二)
更多資訊
Previous Next
法律查詢
相關網站
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及保護 仲裁 修改《民法典》不動產租賃法律制度 分層建築物共同部分的管理法律制度 簡述澳門原有法律清理及適應化處理工作 打擊販賣人口

聯絡我們
法律推廣

法律查詢熱線
 8987 2233
 電子方式

校園及社區普法講座
 8795 7181
 2871 2513
 電子方式

使用及私隱條款
Copyright © 法務局 2022